2016金融采购与供应发展年会于2016年1月13日在北京成功召开。深圳市银雁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军博士就“金融服务外包的战略选择”这一热点话题做了专题演讲。何军博士在演讲中指出:目前全球金融服务外包规模日益增长,截止到2015年,全球金融服务外包交易额超过5000亿美元,接包方主要集中在印度及东南亚,作为后起之秀,国内也以每年20%左右的行业规模快速增长,而从全球来看,发包商主要集中在日本和欧美,可见中国的银行业在服务外包的选择上较谨慎。 从金融服务外包的整体发展趋势来看: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采购越来越理性,外包服务方越来越专业,外包业务复杂程度越来越高。 金融服务外包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1.初级阶段,劳动力外包,如劳务派遣、人员招聘等;2.中期阶段,管理能力外包,如管理方案设计、外包整合等,有利于简化行方的管理环节。3.终极阶段,战略外包合作,即基于长期互惠的目的,供应商与行方组成战略合作伙伴,在业务、平台化、股权等领域展开广泛深入的合作。 通过金融服务外包可以为行方带来一系列的价值:如在提升业绩方面,外包商可以延伸行方在拓展渠道、营销能力方面的不足。在风险控制方面,第三方机构的特殊机制,可以完善行方的风控手段。在成本控制方面,外包供应商引入平台化、专业化的管理工具,使管理效益提升。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外包的成本降低是因为外包模式带来的管理边际成本下降,而不是第三方人工成本比银行成本低。 金融服务外包也必然会产生一定的风险,因此在选择外包伙伴时行方必须审慎。 外包供应商能力模型可以为行方选择战略外包方时提供一定的参考: 第一,产品标准化,即服务产品交付的标准化能力,这项能力决定了服务的基准品质; 第二,服务个性化,即根据行方需求的不同,交付个性化的产品,这项能力决定了用户体验的好坏以及根据用户反馈及时改进服务的能力; 第三,管理平台化,即供应商应用平台对服务过程进行管理,平台化管理可以避免因为人的能力差异导致的服务质量波动,并显著提升管理的边际效益; 第四,风险结构化,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规避风险的方法、补救风险的措施,通过结构化的方式固化下来,使风险更容易得到管理。 供应商的选择标准可以参考以下维度1.服务案例项目相关经验、服务时长、是否在多个地区有成功案例;2.经营能力过往5年的收入利润增长情况;3.业务交付连续性合作提前意外终止、进入过行方黑名单、员工群体罢工事件、敏感信息泄密等;4.风险预案是否处理过相关项目的危机事件或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可行周全的风险预案。5.大数据处理能力是否具备数据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应用的能力或专业合作伙伴,便于未来服务品质的提升。 (来源:银雁金融外包服务公众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