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金融业务外包成为中国银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据业内调查显示,中国金融外包业在近几年保持30%左右爆发式增长,预计到2018年我国金融服务外包市场规模将超800亿元。两会前,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其中明确要求:“积极发展金融服务外包业务,鼓励金融机构进行外包。”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科技深入发展,中国金融外包服务也迎来快速发展时期。业内专家认为,通过将非核心金融业务的外包,银行能够更有效地释放后台压力,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和降低运营成本,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构筑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以银行自助设备运营为例,一般银行投放自助设备,会涉及选点-选型-实施安装-调试-运维-现金服务-技术保障-后台运行指标监控等多个环节,自助设备在安装完成之后后续服务链条很长。在国外,ATM 机服务外包非常普及,比如日本80%以上都是交给专业公司去做。银行如果自行实施这些环节,对银行的人力、物力、财力是极大的浪费,这并不符合社会精细化分工的趋势,银行需要专业公司在其非核心业务上提供专业服务。据测算,金融服务外包可以帮助银行降低成本10-15%,效果非常明显。
2016年1月中国银联发布最新交易数据,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 ATM机具数量同比增长17%。业内专家表示,运营一台ATM,从场地租用、装修、监控、联网,到日常管理如清分、押运、配钞、视频监控、调度,加起来要8万-10万元,以此按保有量推算,ATM外包服务潜在市场规模约600-800亿元。金融外包服务除了ATM设备的投放外,银行网点的现金管理业务、安防服务、设备的运维服务等更多的非核心业务的需求,按照我国目前有20多万个银行网点计算,业内专家估计,每年国内整个银行网点和现金流通环节相关的业务外包市场空间高达千亿。
(来源:凤凰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