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等5部门近日印发《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目标到2020年,我国企业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金额超过1000亿美元,年均增长10%以上。
商务部服贸司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提升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的关键阶段。《规划》以推进服务外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服务外包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为主攻方向,突出完善体制机制、政策框架、促进体系和发展模式,推进服务外包向价值链高端延伸,为建设贸易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对于服务外包很多人有所误解,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副会长陈文敬指出,从根本上讲,服务外包是企业通过全球(包括国内)优化配置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产物。服务外包有别于制造外包,是除制造环节外,企业将部分内部业务和业务流程交由接包方完成,居微笑曲线的中高端,通常以吸收白领职员为主要特征。
近年来,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速,市场份额不断扩大。2016年,在全球投资贸易低迷的情况下,我国服务外包新签合同额首次突破1万亿元,达到102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1%;执行额7385亿元,同比增长17.6%。
而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企业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1462.6亿元,同比增长8.7%,超过GDP增速,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规划》提出了“十三五”时期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我国企业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金额超过1000亿美元,年均增长10%以上。
“‘十三五’期间,我国服务外包产业总体上将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上述商务部服贸负责人指出,从国际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从国内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阶段演化的趋势更加明显。
同时,《规划》对产业结构等提出更高的要求,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数字化、智能化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服务外包比重明显提升。提高服务外包标准化程度,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表示,服务外包产业将成为经济创新增长的新引擎。每年上千亿的外资当中,65%是投入到了服务业,带来了大量的服务外包的合同和订单。而来到我国的订单更多的集中在软件、翻译、教育培训等专业服务。应该说,在中国转型升级的过程当中,服务外包会成为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新的增长极。
关于服务外包的具体领域,《规划》也确定了数据分析服务、云计算服务等12个领域作为“十三五”期间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旨在突出关键领域、优势领域和潜力领域,引导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综合服务解决方案外包业务,促进向产业价值链高端延伸,形成技术引领、跨界融合、创新驱动的新格局。2016年,12个重点领域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占离岸总额的70%。
对于服务外包的保障措施,《规划》提出,将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适应服务外包产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鼓励保险机构创新保险产品,支持符合条件的服务外包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实现融资渠破除制约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来源:新浪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