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银行网讯 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大会代表听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中对2016年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尤其是深化银行业改革提出了要求。报告提到:“深化国有商业银行和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民营银行,启动投贷联动试点。”引起了银行界人士的广泛讨论和建议。
众所周知,2015年,我国发展面临多重困难和严峻挑战。据银监会2月中旬披露的主要监管指标显示,2015年商业银行净利润增长2.43%,未来增速继续下滑已是共识。息差下行和资产质量压力被认为是拖累2015年商业银行业绩的主要原因,2016年这两大负面因素也将继续困扰银行业。
随着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深化银行业改革提出期许,银行业人士也纷纷在采访对深化银行等金融机构改革建言献策。
兴业银行高建平:关注和防范商业银行资本紧缩风险
兴业银行董事长高建平带来了《关注和防范商业银行“资本紧缩”风险》的提案,呼吁关注重视并采取措施防范商业银行“资本紧缩”风险。
高建平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表达了对我国银行业有可能将面临“资本紧缩”风险的担忧。他提议:要防范和化解“资本紧缩”风险,首先是要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其次应加快信贷资产有效流转;再次要科学引导银行优化信贷投向、强化资产质量管控;与此同时,鼓励加快不良资产核销;并尽快修订相关法规,逐步放开分业经营的限制,加快推动银行综合化经营发展,提升资本自我积累能力。
车迎新:当前银行利润增长困难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银行监事长车迎新在接受财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银行利润增长困难的事实是存在的,但责任也是要承担的。他说:“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大,银行作为中间的供应者,必然要承担一定的责任;要把利润让给企业,让企业发展。”
周新生: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在中西部还有空白
全国政协委员、长安银行监事长周新生对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地域分布提出了建议。他表示:“在未来中西部地区进一步发展、缩小与东部地区差距的过程中,现有的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布局和数量显然不够。目前中西部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空白状况极不合理也急需改变。”
因此,周新生认为,应在中西部地区安排6至7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其中,中部3至4家,西部3家。“建议新扩展的中西部的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可从现有的中西部地区发展较好的省级规格的城商行中选择,然后沿着先区域性股份制银行再到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路径逐步实施,力争在‘十三五’末实现。”周新生建议。
陈爱莲:建议设“中国高科技发展银行”
全国人大代表、万丰奥特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陈爱莲对政策性银行改革提出了新锐观点。
立足高科技制造业的发展需求,陈爱莲提出:“我国高科技制造业发展战略存在多种困境,迫切需要建立并完善支持高科技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金融机构,建议参照我国‘三大政策银行’,加快建立以扶持高科技制造业发展为目的、重视高科技制造业领域发展的政策银行,即‘中国高科技发展银行’”。
(内容综合整理自金融时报、证券日报、财新网、京北方微信公众平台)
|